
随着投入的不断加大,对于光伏企业来说,光伏发电同样存在诸多问题。例如:照射的能量分布密度小,用地面积巨大;获得的能源同四季、昼夜及阴晴等气象条件有关;设备成本高,太阳能利用率较低等。光伏发电对管理及运维的成本要求极高。
大量的机器和人工是个甜蜜的负担,产生利益的同时,随着产业规模的加大,又产生巨大的亏损。
同时,2019年新公布的电价下调通知对大多数光伏企业影响巨大。因此降本、提效两方面是光伏企业必须双头并进的,而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正是光伏企业的一个巨大机会。
工业互联网就是把人、数据和机器连接起来,让数据流动起来,以此来降低无用成本,通过传感器连接设备传输数据,再通过网络远程进行大数据分析和预测,提高设备的运维水平。
通过智能物联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多个分散偏僻电站集中监控,实时掌控电站运行状态,可实现无人值班、少人值守,并建立基于设备状态检修的运维方式。
打造光伏行业的集中运营管理中心,通过“集团、区域、电站”三级管控、智能运维、实时监测、运营统计等方式,实时采集分析电站日常的设备数据、环境数据、发电量数据,及设备的故障、设备维护等数据,建立电站集中化运营决策分析体系。
实现电站运行状态动态监控、实时报警、智能化数据分析及电站故障诊断,以打通光伏电站全业务数据链条、提升数据资产管理能力为核心,聚焦数据采集、存储、分析、管理、运营及展示,构建光伏电站集中化运营、管理、分析和决策管理体系,实现光伏电站可持续化运营,提高电站资产的整体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。
运维集中化,远端无人化,减少运维人员成本。并通过评估,主动优化提升发电量。快速排出故障,减少发电损失。多维数据动态输出电站运行状态,支撑运维决策。
电站运营收益实时展示和预测,支撑电站经营人员绩效考核。除此之外,还保证操作安全,全程可追溯。全生命周期保障资产安全,保障数据信息安全可靠。
标准化的运行维护管理平台,可以实现所有光伏电站的实时标准数据信息共享、电站设备故障预警、远程专家咨询和大数据分析、知识库建设等功能,可提升电站发电效率、节省运维成本、提高电站自动化及专业化程度。自动结算功能,可通过绑定银行账户,实现电站业主、用户、电网的多方电费自动划拨结算。简单地说,把电站运维从单一电站节点提升到集团多电站系统平台,再从单一的电站运维功能扩展到资产投资管理功能。
无论从哪方面来看,传统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联动都迫在眉睫。